端午食粽,是中華民族民間節日端午節的傳統習俗。粽,屬籺的一種,古稱“糉”,主要材料是稻米、餡料和箬葉(或柊葉)等。粽籺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,到了晉代時被正式定為端午節的節慶食物。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,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;從口味上分,粽子有鹹粽和甜粽兩大類。
端午食粽的風俗,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,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、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,而且流傳到朝鮮、日本及東南亞諸國。
端午食粽,是中華民族民間節日端午節的傳統習俗。粽,屬籺的一種,古稱“糉”,主要材料是稻米、餡料和箬葉(或柊葉)等。粽籺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,到了晉代時被正式定為端午節的節慶食物。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,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;從口味上分,粽子有鹹粽和甜粽兩大類。
端午食粽的風俗,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,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、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,而且流傳到朝鮮、日本及東南亞諸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