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是什么

生命是什么

薛丁格在第一章解釋,大多數在大尺度上的物理定律源自於小尺度的混沌。他稱這個原則為“來自無序的有序”(order-from-disorder)。他提出擴散作用來舉例,擴散作用可以當成一個高度有序的過程,但它是由原子或分子的隨機運動而引起。如果減少原子的數量,這系統的行為會變得更隨機。他指出,生命非常依賴於秩序,因此樸實的物理學家會假設一個有機活體主要的編碼,必須由大量原子所組成。

在第二和第三章,他摘要了當時關於遺傳機制的已知結果,最重要是闡述基因突變在生命演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。他的結論是,遺傳訊息的載體必須能長時間持續不變且尺寸要夠小,而這樣的性質與物理學家的期望互相牴觸;這個矛盾無法以古典物理學說來解釋。

在第四章他提到了分子,即使只包含了一些原子但分子的性質確實是穩定的,可作為前兩章所述矛盾的解決方案。儘管之前分子就已經被發現了,它們的穩定性也無法由古典物理學解釋;而需要量子力學的離散性說明。此外,基因突變可直接和量子穿隧效應聯繫起來。

他繼續在第五章解釋,真實也永久的固態是結晶體。分子和晶體具備的穩定性,成因都是相同的原理。分子或可稱為「固態的胚芽」。另一方面,沒有晶體結構的不定形狀固態,應被視為有非常高黏滯度的液體。薛丁格認為不重複自身的遺傳物質,應該是某種分子而非晶體。因此他稱為不規律的結晶。它的不規律本質能以很少的原子數量,對幾乎無限量的可能性進行編碼。最後他將以上說明與已知的事實相比較,認為兩者是一致的。

薛丁格在第六章說道:

⋯⋯生命物質,並非規避了至今所得知的「物理定律」,而可能是和迄今未知的「物理學的其它定律」有關,一旦發現了其它定律,將形成正如前者科學整體的一部分。

他知道以上敘述容易被誤解而試圖澄清,主原則「來自無序的有序」所意味的是熱力學第二定律:亦即在某個封閉系統(例如宇宙)中,熵(entropy)只會增加。薛丁格解釋說,在一個開放系統中,生命物質會藉由原態穩定地保持負熵(今日這個量被稱為信息),來迂迴規避第二定律達成熱平衡的衰減。

在第七章他認為,「來自有序的有序」並非全新的物理學;實際上,這原則更簡單且更似合理。大自然遵循這個原則,而有些例外,譬如天體運動和鐘錶的機械構造,然而那些例外還是會被熱和摩擦力影響的。系統機械式或統計上作功的程度或依賴於溫度。如果時鐘被加熱到融化,那功能就停止運行。相反,如果溫度接近絕對零度,那麼任何系統的行為都會變得越來越機械式。某些系統表現出機械式行為是如此迅速,在室溫下的行為就幾乎等同絕對零度下的行為。

薛丁格以哲學的思索,決定論、自由意志和人類意識的奧秘,來總結本章和本書。他試圖「從以下兩個前提,我們是否無法得出正確不矛盾的結論,(1)人體功能完全是機械化的,完全遵循自然物理定律;(2)有不容置疑的直接體驗表明,我們自由地引控我們的身體,其結果可預測,而且最為關鍵且重要的是,承擔我們選擇行為的責任。我認為從這兩個事實得出的唯一可能推論就是,『我』,以最廣義來說,所有曾自稱或感受『我』的有意識主體,根據自然定律控制『原子運動』的人。」

薛丁格反對意識源頭隨著人體逐漸毀壞的想法,因為他覺得這種想法“不合口味”。他也拒絕多重不朽的靈魂沒有身體仍然可以存在的想法,因為他認為意識依舊是高度依賴於人體的。薛丁格寫道,要調和這兩種前提,

唯一可能的選擇是簡單地持續著對於意識的直接體驗,意識是一種奇異單元而其中有未知的多元;只有一個單元,卻似乎有多元的表現,而一系列僅僅是呈現出這一個單元的多面向⋯⋯

他說,意識是多重複數的任何直覺,是幻想的。薛丁格贊同婆羅門的印度教概念,其中每個人的意識只是瀰漫在宇宙中,唯一的共同意識的各種表現 - 相當於印度教的梵概念。薛丁格認為,“......“我”這個人,如果有,那依照自然規律控制了'原子運動' ”不過他也限定了這結論在其“哲學的影響”,“必然主觀的”。在最後一段他指出“我”的定義並非是經歷體驗的收集,而“即在收集它們的帆布之上。”如果催眠師能成功遮閉了所有早期記憶,他寫道,就沒有個人存在性的損失 - “也將不曾有是”

相关手记

365bet手机在线 运城酒店,运城酒店预订查询,运城宾馆住宿【携程酒店】
365提款一直在审核 水曲柳颜料: 选择材料和使用技巧
bet体育365官网安全吗 设计院转型往哪里转?

设计院转型往哪里转?

08-01 👁️ 701
bet体育365官网安全吗 秋冬进补药膳鲈鱼汤的做法
365提款一直在审核 迅雷下载文件一直提示“连接资源”,原因有很多
365bet手机在线 ‎美图遥控器 - 解放双手玩自拍!